在出版寒冬與疫情衝擊的逆境當下,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開書店?
作家果子離為文介紹日本作家池內佑介以中文撰寫的《情熱書店》,告訴我們諸多在逆境求生的故事。
引文:
《情熱書店》是日本作家池內佑介用中文撰寫的文集,寫書店的故事,寫店主的心境,寫每一家書店的經營風格、營業型態與選書風格。
這本書不只寫書店,不只談圖書產業,也切入一個時代,描述社會現象,諸多層次慢慢堆疊,留給讀者省思空間。這是不愛逛書店或不很關心獨立書店的朋友也可以閱讀的書,儘管以書店為主題,但敘述的其實是各產業或個人如何逆境求生,努力與堅持的故事。一如自序所說,想到這麼多人在逆境中開書店,並以自己的方式為書和閱讀的未來付出努力,「我就實在沒辦法沉浸於悲觀情緒裡。」
......店主今野真說,以前自己在逛書店時,很少參加書店活動或和店主打交道,但只要身處書店,心情便能放鬆。他設想,有些客人在人與人互動很多的空間會不自在,於是他自己開了書店,只想安靜賣書,希望為像他一樣溝通能力低,心情低沉,容易憂鬱的人帶來一種安全感。
作者與店主同具這種性情與心境,遂有強烈共鳴,有一種這家書店是為我這種人而開的認同感。
《情熱書店》:這麼多人在逆境中開書店,他們都在想什麼呢?
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156241